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付雨涵 萌友 董铮/文图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也并非易事。如何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郑东新区龙湖巧用“3+”管理新模式,助力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办事处、村(社区)、物业3级联动
建立办事处、村(社区)、物业3级联动的垃圾分类格局。办事处垃圾分类专班和包村部门积极联系各村(社区),及时传达上级相关政策和推广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做法,指导、督查辖区垃圾分类工作。
各村(社区)在落实相关政策和学习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和实用的垃圾分类方法,自主推动各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物业则紧密配合各村垃圾分类新办法,专人专岗做好各村(社区)垃圾分类的指导员、宣传员和引导员。
党建引领,“3+N”凝聚合力
各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秉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服务理念,坚持抓头雁、抓队伍,通过包村干部指导,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干部示范、群众共同参与“3+N”模式,提升群众对各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知晓率和参与度,并精心谋划,创新方式方法,于每周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有奖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分类积极性和投放准确率,凝聚起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
“红色楼长+指导员+物业”3方协作 精准投放
建立“红色楼长+指导员+物业”的3方紧密协作的包楼栋、包单元、包户垃圾分类模式。
物业负责发放特制的四色带二维码的垃圾袋和维护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指导员负责定时定点在智能垃圾设备前指导群众投放垃圾和普及相关知识。当居民垃圾投放出现错误时,指导员通过垃圾袋上二维码溯源并将投放人信息通知分管“红色楼长”。“红色楼长”在三级微信平台内和上门进行垃圾分类提醒和教学。
大象新闻·猛犸编辑 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