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王韶卿 文/图
今年以来,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统筹做好水旱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各项工作。7月1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郑州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主要对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相关事项进行发布,并就防汛抗旱工作热点问题作出解答。
今年,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分结合、发挥专长”的指示精神,结合机构改革情况,组建成立新的防汛抗旱指挥部。目前,我市“1+N”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已初步形成,正在发挥效能。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调整市防指成员,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及市领导防汛抗旱责任分工;修订完善了《郑州市2020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郑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郑州市中型水库2020年汛期调度运用计划》、《郑州市主要河道2020年防洪保证任务》等方案;
落实储备编织袋55万条、麻袋15万条、救生衣1.8万件、冲锋舟17艘、发电机186台、移动泵车35台套、无人机5架、砂石料2400万方,对存储仓库、责任单位、联系人、登记造册,采用备而不集,用后付款的方式,扩大社会代储,以备抢险急需;组建各类防汛抗旱抢险救援队198支,共计45928人,其中,专业队伍28支,1105人;整合水利、水文、气象、城建、地质、科研、勘察、设计、施工、机电、通信等领域92名专家,建立完善郑州市防汛抗旱专家库。
集中组织暴雨洪水预报预警、黄河防汛抢险应急疏散、黄河滩区迁安救护、山洪灾害防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防汛应急、水库防洪抢险、贾鲁河防洪抢险、水上救援、城区应急排涝等一系列演练活动。全面开展防汛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对全市重点防汛单位和部位进行逐一核查。
当前我市已全面进入主汛期,暴雨洪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据气象部门预测,7-8月份降水260~350 mm,较常年偏多1~2成。气象部门建议,一是立足于防大灾。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今年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强度为弱),预计今夏涝重于旱。郑州市气候趋势预测,也是今年降水略偏多。同时,夏季天气多变,出现强降水特别是局地性强降水的概率很大,需做好主城区内涝、西部山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和中小河流、水库防汛等防范工作。二是防汛抗旱两手抓。汛期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在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救大险准备的同时,还应重视夏季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全市气象部门也将适时开展汛期人工增雨作业,为河流水库增加蓄水、农业抗旱和生态涵养提供支持,全力发挥气象趋利避害双重作用。
“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已经到来,全市水利系统将以临战状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扎实履行好水工程调度、水情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抢险技术支撑等工作职责,持续排查治理隐患,重点抓好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防汛抢险技术支撑、抗旱供水等工作。
市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按照防汛工作早安排、防汛物资早准备、防汛隐患早排查、隐患问题早处置的工作思路,集中开展城市防汛安全隐患点排查。从“技防”、“人防”、“物防”三个方面,扎实做好防汛应急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坚持上下联动,强化部门协同,实现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实时掌握城区汛情动态,做好汛情研判,提高汛前防范、汛中调度和汛后恢复能力。
下一步,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减灾工作最新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把防汛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大象新闻·映象网编辑 赵惠